流动沙丘快速固定与植被重建技术
-
-
1. 技术简介
根据浑善达克沙地风蚀沙化导致流动沙地形成问题,采取沙障设置技术和人工植苗造林、人工雨季播种、天然植被恢复等植被构建技术植被构建技术,快速治理风蚀坑流沙危害,并根据风蚀坑不同部位,采取风蚀坑边坡及边缘沙源固定技术、风蚀坑积沙区阻沙技术相结合,实现沙障+植物固沙技术相结合,植苗造林和灌木直播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恢复相结合的“三结合”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风蚀坑流动沙地。
2. 技术适用条件
2.1 主要用途
■ 提高植被生物量 ■ 减少、防止、恢复退化土地 保护生态系统 ■ 保持/提高生物多样性 ■ 减少灾害(例如干旱、洪水、沙尘暴等)的风险 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(例如增强对干旱、增温的应变能力) 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影响(例如增加碳汇能力) 产生经济效益(例如增加收入) 产生社会效益(例如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,减轻贫困) 其他用途(详细说明):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2.2 技术适用的退化土地类型
■ 半固定沙地 ■ 流动沙地 沙化草地 盐碱化草地 ■ 活化风蚀坑 退化林地 沙化耕地 其它 2.3 技术适用的气候条件
气候区:温带半干旱区
年降水量:250-400 mm
年蒸发量:1700-2000mm
年均温:1.5-6.0 ℃
最高气温:40 ℃
最低气温:-35℃
年平均风速:2.5-3.5 m/s
2.4 技术模式原产地
多伦县大河口乡红花山村。地理位置N42.2218°,E116.8045°。
3. 技术适用的立地条件
地形地貌条件海拔 地形地貌 平均坡度 坡向 坡位 < 100 m 平地 ■ 平坡(0-5%) 阳坡 坡上 101-500 m 山坡 ■ 缓坡(6-15%) 阴坡 坡中 ■ 501-1, 000 m 丘陵坡地 ■ 斜坡(16-25%) 半阳坡 坡下 ■ 1, 001-1, 500 m 坡地 陡坡(26-35%) 半阴坡 ■ 1, 501-2, 000 m 谷底 2, 001-2, 500 m ■ 沙丘 2501-3, 000 m ■ 平沙地 平缓耕地 土壤条件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 有效土层厚度 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硬度 土壤砾石含量 ■ 风沙土 ■ 沙土 0-20 cm 高(> 3%) 高 ■ 少砾质土(1-5%) 栗钙土 沙壤土 ■ 20-50 cm 中等(1-3%) 中 中砾质土(5-10%) 棕钙土 壤土 50-100 cm ■ 低(< 1%) ■ 低 多砾质土(10-30%) 褐土 粘土 100-200 cm 轻砾石土(30-50%) 盐碱土 > 200 cm 中砾石土(50-70%) 其它: 重砾石土(> 70%) 植被状况植被类型 群落盖度 植被退化状况 人工林:(何种人工林) ■ < 5% 轻度退化 ■ 沙生植被:沙米、虫实 ■ 5-15% 中度退化 灌丛:(何种群落) 15-25% ■ 重度退化 草原:(何种群落) 25-40% 人工林有干梢现象 草甸:(何种群落) > 40% 人工林有死亡现象 其它: 地下水状况平均埋深 < 1 m ■ 1-3 m ■ 3-5 m 5-10 m > 10 m 4. 技术内容
技术步骤 技术要点 时间(季节或月份) 1.具体技术措施:工程固沙、人工植苗、播种造林。 工程固沙:材料PE纱网、黄柳枝条。
植苗造林:樟子松,黄柳、榆输等。
撒播造林:沙蒿、杨柴、沙米、柠条。春季、雨季 2.整地方式、方法:穴状整地。 随挖坑随造林。 雨季 3.密度、配置、栽植坑规格:造林密度:乔木2m×4m,灌木1m×4m。
造林配置:行带式,带宽6-10m。
栽植坑规格:乔木容器苗,30m×30cm×40cm,裸根苗50m×60cm×60cm。灌木40m×40cm×60cm。沙障保护下的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。
沙障规格:带状沙障带宽2-4m,网格沙障2m×2m,4m×4m。PE网片孔隙20-22目,网片宽度60cm,每斤丝织6m2。
撒种造林:沙蒿、杨柴、沙米比例4:2:2春季、雨季 4.苗木要求:樟子松容器苗30-50cm,黄柳插条长50-65cm,条粗1.0-1.5cm。乔木裸根苗地径2-3cm。 二级以上苗木,无病虫危害,针叶树顶芽饱满。苗木全程保湿处理。 5.栽植:随挖坑随造林。 容器苗造林去掉塑料容器,并踩实。黄柳插条造林深栽、踩实,插条浸水24-48h。 春季、雨季。 6.抚育管护:禁牧,补植 项目区设置围栏。 禁牧3年。 7.其它 5. 技术成本
人工成本:150-200元/亩
材料成本:400-600元/亩
水成本(如果需要灌溉):雨养
总成本:550-800元/亩
6. 技术成效图片
技术实施前后对比
从治理效果、林木生长、林分健康状况、发挥的生态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,2-4张,照片请标明拍摄地点、时间或治理前后。
-
■ 提高植被生物量 ■ 减少、防止、恢复退化土地 保护生态系统 ■ 保持/提高生物多样性 ■ 减少灾害(例如干旱、洪水、沙尘暴等)的风险 适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(例如增强对干旱、增温的应变能力) 减缓气候变化及其影响(例如增加碳汇能力) 产生经济效益(例如增加收入) 产生社会效益(例如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,减轻贫困) 其他用途(详细说明):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■ 半固定沙地 ■ 流动沙地 沙化草地 盐碱化草地 ■ 活化风蚀坑 退化林地 沙化耕地 其它 表 地形地貌条件
海拔 地形地貌 平均坡度 坡向 坡位 < 100 m 平地 ■ 平坡(0-5%) 阳坡 坡上 101-500 m 山坡 ■ 缓坡(6-15%) 阴坡 坡中 ■ 501-1, 000 m 丘陵坡地 ■ 斜坡(16-25%) 半阳坡 坡下 ■ 1, 001-1, 500 m 坡地 陡坡(26-35%) 半阴坡 ■ 1, 501-2, 000 m 谷底 2, 001-2, 500 m ■ 沙丘 2501-3, 000 m ■ 平沙地 平缓耕地 表 土壤条件
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 有效土层厚度 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壤硬度 土壤砾石含量 ■ 风沙土 ■ 沙土 0-20 cm 高(> 3%) 高 ■ 少砾质土(1-5%) 栗钙土 沙壤土 ■ 20-50 cm 中等(1-3%) 中 中砾质土(5-10%) 棕钙土 壤土 50-100 cm ■ 低(< 1%) ■ 低 多砾质土(10-30%) 褐土 粘土 100-200 cm 轻砾石土(30-50%) 盐碱土 > 200 cm 中砾石土(50-70%) 其它: 重砾石土(> 70%) 表 植被状况
植被类型 群落盖度 植被退化状况 人工林:(何种人工林) ■ < 5% 轻度退化 ■ 沙生植被:沙米、虫实 ■ 5-15% 中度退化 灌丛:(何种群落) 15-25% ■ 重度退化 草原:(何种群落) 25-40% 人工林有干梢现象 草甸:(何种群落) > 40% 人工林有死亡现象 其它: 表 地下水状况
平均埋深 < 1 m ■ 1-3 m ■ 3-5 m 5-10 m > 10 m 技术步骤 技术要点 时间(季节或月份) 1.具体技术措施:工程固沙、人工植苗、播种造林。 工程固沙:材料PE纱网、黄柳枝条。
植苗造林:樟子松,黄柳、榆输等。
撒播造林:沙蒿、杨柴、沙米、柠条。春季、雨季 2.整地方式、方法:穴状整地。 随挖坑随造林。 雨季 3.密度、配置、栽植坑规格:造林密度:乔木2m×4m,灌木1m×4m。
造林配置:行带式,带宽6-10m。
栽植坑规格:乔木容器苗,30m×30cm×40cm,裸根苗50m×60cm×60cm。灌木40m×40cm×60cm。沙障保护下的人工造林和植被恢复。
沙障规格:带状沙障带宽2-4m,网格沙障2m×2m,4m×4m。PE网片孔隙20-22目,网片宽度60cm,每斤丝织6m2。
撒种造林:沙蒿、杨柴、沙米比例4:2:2春季、雨季 4.苗木要求:樟子松容器苗30-50cm,黄柳插条长50-65cm,条粗1.0-1.5cm。乔木裸根苗地径2-3cm。 二级以上苗木,无病虫危害,针叶树顶芽饱满。苗木全程保湿处理。 5.栽植:随挖坑随造林。 容器苗造林去掉塑料容器,并踩实。黄柳插条造林深栽、踩实,插条浸水24-48h。 春季、雨季。 6.抚育管护:禁牧,补植 项目区设置围栏。 禁牧3年。 7.其它 -